推普成果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推普成果 >> 正文
    【语言文字报】四海同音 万众一心
    作者:陶然 时间:2024-10-15 阅读次数:

元江甘庄街道是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归侨、侨眷居住最集中的地方,居住着来自越南、印尼等国家的归侨、侨眷和港澳台属2,700余人;同时还有傣族、彝族、苗族等16个少数民族。暑假期间,我作为推普志愿者来到这里,开展推普实践活动。

夜晚的甘庄,热浪并没有伴随太阳的落幕而消逝。在完成一天的教学工作后,我们开始了关于普通话认知以及使用情况的调研。刚走到街口,一位坐在摩托车上、戴着黄色安全帽的叔叔问我们:“你们是不是来教小孩子普通话的老师啊?”我们急忙朝他走过去,惊喜地说:“叔叔,您知道我们呀!是的!我们就是来推广普通话,来教小朋友的大学生。”叔叔说:“我家里也有两个孩子,本来是打算报名的,但是忙起来耽搁了。”就这样,我们和叔叔聊起天来。他是哈尼族,来自墨江哈尼族自治县,在甘庄安了家。“叔叔,您会说自己民族的语言吗?”“当然会啊。”“那你们在家里说的也是哈尼语吗?”“不,家里只有我说哈尼语,两个儿子都说普通话。其实我也想好好学习普通话,多用普通话和他们沟通,希望能带着他们去外面的世界看看。”叔叔一边说,一边拍拍推普团成员的肩,似乎对我们的推普行动表示肯定。

玉溪是聂耳的故乡,在为期七天的推普课堂上,我们结合这一红色文化资源,带领小朋友们学习聂耳与国歌的故事,最后到县融媒体中心录制广播剧《〈义勇军进行曲〉的诞生》,再现聂耳和国歌的故事。录制前,我们带着孩子们一遍遍练习,纠正发音,保证孩子们普通话发音的标准度,并在此基础上融入情感。录制过程中,每个人都拿出了最好的状态,每个字都说得准确又有感情。大家都感到无比欢喜。通过这些天的课程,我们看见了孩子们的成长,普通话无时无刻不在感染着他们。一个小女孩在录制结束时说:“我发现,同一句话用普通话说出来,更加好听,更加正式。我想好好学习普通话,把普通话说给更多人听。”我们播下的普通话种子,在此刻显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。我想,这就是推广普通话的意义。

在甘庄,我们一直听见、看见、记录普通话的故事,心中感慨万千。四海同音,万众一心,特别是对于归侨、侨眷聚集,多民族共融的地区来说,推广普通话,是消除语言隔阂、促进社会交往的重要手段,也是维护社会和谐、民族团结的重要纽带。(作者系玉溪师范学院学生)


玉溪师范学院
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(玉溪师范学院)
  • 地址:玉溪市凤凰路134号